安博体育官网登陆入口.海洋垃圾治理如何可持续?解码“蓝色循环”
发布时间:2024-09-08 10:41:44 来源:安博体育官网登陆 作者:安博体育官网
安博体育官网登陆入口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公示名单,“蓝色循环”海洋废弃物治理项目入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公示名单,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收集、回收海洋垃圾是全世界治理难题,而发源于椒江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通过收集超过1.32万吨海洋废弃物,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处理项目,并在去年10月30日,于全球25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如此庞大的收集数量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走进“蓝色循环”的发端地椒江,解码“蓝色循环”是如何成功解决海洋垃圾无人收、无处放、无利润的问题。

  早在2019年,椒江区就积极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全国首创“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通过“智能装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打通收集、运输、监管各个环节,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有人收、有处去、方便管。

  5月,东海进入禁渔期,椒江中心渔港上停满了渔船。船老大曹俊富告诉记者,捕鱼期间渔船产生的油污废水,都会通过“浙里办”的“渔省心”应用提交污染物上交申请,蓝景科技收集人员半小时内就能上门回收。

  “这几年把航行过程中的油污和垃圾带回岸上,已经成了习惯,这些油污及时上缴不仅增加信用等级,还能享受政策红利,向银行时,还能降低不少利息呢。”曹俊富笑着说。

  2022年,浙江省提出“蓝色循环”概念,并将台州市作为浙江省唯一试点,台州市在“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探索,并在椒江区率先实行。

  “‘蓝色循环’其实是‘海洋云仓’的升级版,把海洋污染物治理范围从船舶油污扩大到海洋塑料。”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洪燕表示。

  在位于大陈岛上的“小蓝之家”里,工人们正在麻利的分拣着塑料瓶。时不时有拾荒老人把从海边捡来的一大袋塑料垃圾送到这里,站点负责人孔晨用手机扫了扫老人随身携带的智能手环,确认了行动轨迹,将塑料垃圾过秤,以2.5元一斤的价格回收了这袋垃圾。这里是海洋污染物的收集存放站点,也是“蓝色循环”中收纳海洋垃圾的其中一个小小站点。孔晨说,为了确保这些垃圾是在海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收集的,每位拾荒者都要配备可视记录仪或者智能手环,收购价格也比市场价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已有9987艘船舶,六千多名群众和渔民等加入“蓝色循环”海洋垃圾收集行动,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32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664吨,减少碳排放约3460吨。项目还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并精准惠及收集群体,渔民累计获得1.31亿元绿色低息。

  海洋垃圾不仅收集难,运输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小蓝之家”正在发挥作用,让庞大的海洋垃圾体积缩小再缩小。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挑拣出来的塑料瓶塞进压缩机中,很快就被压缩、捆扎成体积较小的塑料堆,等待蓝景科技的工作人员前来收购。“这些机器都是公司配备的。”孔晨表示,“小蓝之家”除了收集垃圾外,还会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打包,以方便公司收购。经过初步压缩、粉碎的垃圾,体积能缩小约80%,相应的运输成本也能降低80%。

  跟随着蓝景公司工作人员,记者来到位于椒江大桥附近的“海洋云仓”,别看占地面积不大,却是个微型智能化油污处理无人工厂。蓝景科技运维主管陈辉介绍,“海洋云仓”包括含油污减量、生活污水预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压缩、废机油收集、废铅酸电池存储、应急物资存储和控制中心单元等7大模块组合而成。

  打开油污处理系统,上面分布着5个不同类型的管道口,工作人员指着管道口说:“从渔船上或者海岸边收集来的含油污水、废油、生活污水通过清运车运送到这里,按照类型不同输送到不同的管道中。比如含油污水进入‘海洋云仓’后,经过机器自动化处理,符合标准的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分离出来的油污则排放回清运车,拉到相应的污染物处理站。”经过半小时左右处理,原本1吨的含油污水,被缩减到了200多公斤,700多公斤的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被排入污水管网。

  如今,浙江沿海已经有26个港口码头建设了61套“海洋云仓”,共建有15个海洋废弃物分拣暂存点“小蓝之家”。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海洋垃圾治理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要求大品牌供应商必须指定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再生环保材料。“蓝色循环”模式发起成员之一、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光辉介绍,比如可口可乐、联合利华、耐克等国际品牌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经费用于生产、购买、使用再生环保材料。

  “可以说,不少制造企业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都愿意采购价格更高的海洋塑料再生粒子,经加工、认证的海洋垃圾塑料颗粒生产的产品,能卖出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关键难题是怎么证明这些材料的的确确来自海洋垃圾。”陈光辉说。

  来到椒江区蓝色循环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冲锋衣、围巾、手机壳……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挂了满满一墙,这些都是海洋垃圾回收后多次加工而成的最终成品。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款产品醒目的位置都有一个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出现海洋塑料溯源页面。

  记者扫描一款马甲上面的二维码,上面显示该产品含40.14克海洋塑料,使用了2.1个塑料瓶。点开可视化追溯,随即出现一张轨迹地图,上面详细的标注了塑料瓶从哪个地方捡来,谁存储、谁收购、谁转运、谁织布、谁再生。甚至每个位置都精确地标明了坐标位置,还附有照片、视频、等佐证。

  得益于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构建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让海洋塑料废弃物从收集到再生的全过程能看得见、可追溯。

  “在2022年,我们的运作体系就得到了全球广受信赖的检测认证服务商德国莱茵TÜV的认可,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光辉自信道,通过区块链追溯技术对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标签、碳足迹标定,打破国际高端市场海洋塑料认证的绿色壁垒,构建可信的有经济内驱力的可持续治理模式,让参与海洋废弃物收集运输再生制造的所有相关方都能分享溢价。

  如今,“蓝色循环”共有237家企业共同参与到海洋塑料“从海到货架”的可视化追溯,共同为海洋垃圾“变废为宝”做出贡献。

  “其实,我们在‘蓝色循环’治理上还缺乏标准。”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洪燕告诉记者,比如海洋污染物的源头监管具体怎么管,海洋塑料垃圾回收网络标准体系怎么建立,政府如何从治理者变为服务者与监管者,企业如何从被补贴者变为海洋塑料产业受益者,渔民从污染者变为生态保护者等等,如果有一个标准规范出台,那更便于各地推广实践。

  日前,椒江区召开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会,通过构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蓝色循环”标准体系,加快海洋塑料产业先进技术的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

  此次,椒江区启动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主要包括构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标准体系、开展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重点标准研制、搭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专题标准信息平台库、推进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标准的实施、探索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标准化工作模式五大方面内容。

  “希望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为国内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和海洋塑料‘蓝色循环’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椒江方案’。”洪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