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经济主
发布时间:2024-03-09 14:10:53 来源:安博体育官网登陆 作者:安博体育官网

  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6日(星期三)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是经济主题的记者会。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邀请到5位嘉宾出席今天的记者会,并回答大家的提问。5位嘉宾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先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先生。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郑栅洁主任。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则为4.5%左右。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主要动能有哪些?他们能否抵消拖累增长的负面因素?

  谢谢您的提问。借这个机会,也感谢媒体的各位朋友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经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不同的国际机构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您关心今年的经济形势,形势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这里我从“形”和“势”两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是看“形”,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可以从“三个新”来看。

  第一个“新”是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经济增长方面,去年前低中高后稳,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方面,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第二个“新”是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比服务业整体投资增幅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第三个“新”是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安全发展方面,经济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克服“烂场雨”、洪涝等灾害影响,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万亿斤,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

  二是看“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我们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第一,发展基础更为坚实。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召开了“”,我们梳理了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还将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比如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严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坚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谢谢。

  我的问题同样想提给发改委的郑栅洁主任。郑主任您好,我们知道,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们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所以我想请问郑主任,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另外,下一步政策将如何见效落地?今年在加大有效投资方面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举措,也想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你提出的问题这两天是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

  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出台背景看,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大攻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根基。

  第二,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从工作安排看,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都有阐述,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有效益”。为此,我们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刚才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我们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比如,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又如,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上,扩大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带动效果。

  二是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很重要、也很关键。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

  三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部署,请问2024年的财政政策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借这个机会,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账本”的关注。你提的这个问题,昨天上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有关部署安排。这两天,大家对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比较关注。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样安排,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十分正确、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财政部门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我们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

  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6日(星期三)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是经济主题的记者会。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邀请到5位嘉宾出席今天的记者会,并回答大家的提问。5位嘉宾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先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先生。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郑栅洁主任。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则为4.5%左右。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主要动能有哪些?他们能否抵消拖累增长的负面因素?

  谢谢您的提问。借这个机会,也感谢媒体的各位朋友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经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不同的国际机构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您关心今年的经济形势,形势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这里我从“形”和“势”两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是看“形”,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可以从“三个新”来看。

  第一个“新”是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经济增长方面,去年前低中高后稳,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方面,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第二个“新”是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比服务业整体投资增幅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第三个“新”是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安全发展方面,经济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克服“烂场雨”、洪涝等灾害影响,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万亿斤,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

  二是看“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我们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第一,发展基础更为坚实。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召开了“”,我们梳理了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还将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比如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严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坚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谢谢。

  我的问题同样想提给发改委的郑栅洁主任。郑主任您好,我们知道,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们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所以我想请问郑主任,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另外,下一步政策将如何见效落地?今年在加大有效投资方面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举措,也想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你提出的问题这两天是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

  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出台背景看,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大攻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根基。

  第二,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从工作安排看,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都有阐述,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有效益”。为此,我们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刚才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我们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比如,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又如,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上,扩大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带动效果。

  二是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很重要、也很关键。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

  三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部署,请问2024年的财政政策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借这个机会,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账本”的关注。你提的这个问题,昨天上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有关部署安排。这两天,大家对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比较关注。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样安排,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十分正确、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财政部门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我们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